陳醫師的部落格

你有吃宵夜的習慣嗎?還是你習慣晚晚吃飯,然後早餐又早早吃?一份針對2413名年齡介於27-70曾罹患乳癌但沒有糖尿病的的女性患者所做,為期12年又兩個月的追蹤研究發現,晚間斷食(fasting) 少於13小時具有乳癌病史的女性,乳癌復發率會提高許多,晚間斷食指的是吃完晚上最後一餐及任何食物後到早上吃早餐之間的時間,例如晚上吃完晚餐(包括水果甜點等)是八點,那麼到早上八點吃早餐就是12小時的「晚間斷食」。研究同時發現,參與研究的女性,晚間斷食超過13小時的,擁有比較足及良好的睡眠,同時三個月平均血糖(HA1c)也比較低。

乳癌細胞具有比一般細胞更高密度的胰島素接受體,當我們吃飯的時候或是飲食當中有比較多的碳水化合物時,就會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雖然可以幫助血糖的代謝,但是本身也是一種促發炎因子,過猶不及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喜歡吃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甚至是甜食的人,胰臟的貝它細胞長期的被刺激分泌比一般人多的胰島素,這樣的狀態對於罹患或曾經罹患乳癌的患者,都可能是一項促進惡化或再復發的危險因子。

另外,人體細胞因為長期的接受比一般人多的胰島素,於是細胞胰島素的敏感度就會下降,也就是會比一般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達成類的正常代謝,維持血糖的正常,長期的這種現象,則會使胰臟的負擔增加,進而造成分泌胰島素的細胞漸漸因為過度運作而老化的比較快,能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也會下降,因為胰島素的分泌不足,加上細胞需要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正常代謝糖分,血糖的維持也變得越來越困難,於是糖尿病也就悄悄的來報到了。

除了糖尿病問題外,回到乳癌患者的主題,乳癌細胞擁有比一般細胞更多的胰島素接受體,乳癌患者如果本身分泌胰島素比較多時,同時也會促進乳癌細胞的成長,這篇發表在2016年八月份的美國醫學癌症研究期刊(JAMA Oncol.),關於延長夜間斷食時間有助於乳癌癒後以及降低復發率的研究報告,隱藏在背後更重要的事,可能是延長空腹時間能有效降低三個月的平均血糖(HA1c)以及良好足的睡眠對於癌症癒後治療的重要性。

原文研究報告: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032109

重金屬超標的治療方式很多種,端看超標的數據、臨床症狀、本身的體質等,除了前面提到的遠離染源外,比較溫和的方式包括,流汗:運動、洗桑拿等,都可以促進重金屬的排除,破壁綠藻是天然的螯合劑,可以把有毒重金屬螯合後,排出體外,然而效果當然不若醫療用的螯合劑效果強。

對於已有臨床症狀的患者,使用處方口服或靜脈注射螯合劑,能比較有效率地將有毒重金屬排出體外,使用螯合劑治療有其一定的風險,一定要找有經過專業訓練的醫生進行治療,尤其是靜脈注射的部分,雖然螯合劑有其特殊的親和性,例如靜脈注射EDTA會率先抓取血液中的鉛、鎘等有毒重金屬,但是當注射的濃度遠高過於體有毒重金屬所需的濃度時,閒下來的EDTA就會去抓取其他的金屬離子,例如鈣離子,人體對於鈣離子的濃度高低是很敏感的,太高太低都可能生嚴重問題,因此靜脈注射的螯合治療,往往需要緩慢以及從低劑量開始進行,曾經看過沒有經過專業螯合治療訓練的醫生給病人使用推進式靜脈注射的螯合治療,導致心律不整緊急送醫的案例,推進式(push)靜脈注射是使用頂多60cc的注射液,同時注射時間多半不到20分鐘,無論多低的劑量(除非根本無效劑量),靜脈注射螯合治療注射液至少250-500cc,劑量如果更高,則需要1000cc, 注射時間往往長達1-3小時。

除了螯合治療以外,當螯合劑把有毒重金屬由深藏在骨頭及軟組織中拉出來的同時,血液中的重金屬會相對的提高,此時,本來藏在深處的重金屬有毒物質因為往外移動,會開始活躍起來,身體細胞接觸到活躍的重金屬有毒物質的機率會提高,重金屬也是一種很強的氧化物,會催化人體的老化及發炎反應,人體的抗氧化酵素胱谷關胺酸(Glutathione)是負責抵銷這個反應的主要抗氧化酵素,人體因為基因體質不一樣,每個人能製造Glutathione的能力也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一樣暴露在有毒染的環境下,有些人會生病,有些人卻是好好的,無論你是那種體質,在重金屬螯合治療過程中,都需要額外補充GlutathioneGlutathione是由三個胺基酸所組成,因為會被胃酸破壞,因此不能以口服補充,必須依靜脈注射才能達到效果,尤其針對正在接受靜脈注射螯合治療的病人,每次螯合治療後,應伴隨2000毫克的Glutathione的靜脈注射治療,才能將重金屬螯合治療中對細胞的破壞度降到最低,口服螯合治療的患者,可接受頻繁度比較低的Glutathione注射治療,但是必須口服Glutathione的前驅物N-丙基胱胺酸,以確保體有足的解毒能力。

除此之外,補充各種必須礦物質也是螯合治療中不可或缺的,靜脈注射螯合治療,需要每兩次靜脈螯合治療後接受一次多種必須礦物質及營養劑的靜脈注射治療,口服螯合劑治療的患者,則可以使用口服的方式補充。

對於多種重金屬超標的病人,很多時候必須配合口服與靜脈注射一起治療,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經過螯合治療專業訓練的醫生都會訂定出不一樣的治療計畫。

到底要多久才會好?重金屬的治療是一種長期戰,相信大家都知道,重金屬會加個重,代表它們的不容易排出體外,在治療的過程中,必須重複的檢測,直到濃度降到安全範圍,一般靜脈注射,如果每週兩次的螯合治療,外加一次的必須礦物質以及Glutathione的注射,最快需要半年的時間,醫生可以每三個月評估一次治療的狀態,決定還要延續多久的治療。

我的怪病在重金屬治療後就會好嗎?

重金屬的治療無論對醫生或病人來,都是是很耗心力的,整個療程的費用也不菲,那麼結果就很令人期待了,然而,就像我在之前提到的,重金屬超標無法與重金屬中毒畫上等號,怪病是不是就是重金屬造成的,另外重金屬在病人體到底停留多久了?所造成的傷害是可逆的嗎?就如前面提到的自體免疫疾病,如果問題是在一開始都發現,而不是到了洗腎階段才找到可能的答案,那麼逆轉的機率會大上好幾倍,如果病人已到了洗腎的階段,那麼答案還是不可逆的,另外,很多重金屬超標的病人都不是單一重金屬的問題,有些重金屬對於螯合治療的反應很好,有些則不然,有些重金屬則需要特殊的螯合劑的治療,或許病人的症狀會有部分好轉,或許完全康復,這是沒有對答案的,我之前有個多發性卵巢症候群(PCOS)的病人,在協助她把重金屬濃度稍微下降後,原本身體多種毛病全部解決,月經週期完全規律化,即使重金屬的濃度並沒有完全在安全之範圍,仍然對她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另一個案例是同事的病人,鉛汞都大幅超標,結果經過三四個月的治療,健康狀況仍然沒有起色,還好這個病人的配合度很高,耐心繼續接受治療,還是完成了30次靜脈注射螯合治療,檢結果終於有明顯進步,本來收縮壓高到180毫米汞柱,也降到150毫米汞柱,失眠焦慮問題也大幅改善,不再需要抗憂鬱藥物的協助。

中途而廢,不若不治療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螯合劑在重金屬解毒治療上的原理,當動重金屬螯合治療的同時,我們就是準備把儲存在骨頭軟組織的有毒重金屬給抓出來,然後儘快地讓這些毒素排出體外,在這個轉運的過程中,體重金屬的活躍性會增加,因此一旦動螯合治療,就不可中斷,不然抓出來的有毒重金屬無法順利的排出體外,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曾經有個因為體汞濃度過高而進行口服螯合治療的年輕女孩,也是有荷爾蒙失調的問題,月經一年只來一兩次,一兩年前曾經有莫名其妙在運動時就恐慌症發作,被送進醫院,睡眠一直不佳,因為情緒不穩定,半年前開始抽菸;汞屬神經毒,這個年輕女孩的狀態的確與檢驗出來的汞超標的症狀相符,於是我們商量好進行至少半年的口服螯合治療,然後再做一次檢測評估,決定是否繼續治療,口服重金屬螯合治療的費用遠比靜脈注射便宜許多,然而由於年輕人的生活多采多姿,經常無法按時回診,因此治療當中中斷數次,必須礦物質補充劑以及N-丙基胱胺酸也沒有按時繼續服用,結果複診時,出現憂鬱症現象,睡眠障礙反而越加嚴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主要是因為螯合劑骨頭深處的汞抓出來,移動到血液中,如果不能配合良好的排毒支援系統,以及持續的治療讓毒素一舉完全排出體外,被拉出來的毒素,反而成了破壞性更活躍的毒素,因此在動重金屬螯合治療的同時,我們必須要跟病人約定好,病人也得自我評估,是否能與醫生配合完成整個療程,畢竟這是一個需要恆心與毅力,及有所費不貲的療程。

很多人都聽過重金屬有毒,但是,到底什麼叫做重金屬,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重金屬為什麼會有毒? 重金屬因為有「金屬」兩個字,顧名思義也是礦物質,「重」代表不容易排出體外,重金屬一般具有很強的酵素親和力,人體的每一個生理反應都需要有酵素的參與,小從呼吸反應、營養素的吸收、到毒素的代謝、荷爾蒙的合成與代謝、肌肉的收縮及免疫系統的運作等,人體酵素的種類是無法盡數的,這些重要酵素的結構中,多半有這個礦物質元素,例如負責解毒的SOD酵素,其中就有鋅或硒,鋅和硒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重金屬中的「鎘」與SOD酵素的親和力遠比鋅和硒還要高,而且一旦佔據了酵素中的礦物質位置,就不容易再被置換出來,重金屬與酵素中原本的礦物質被置換後,就會讓原來酵素的功能喪失,生理功能也會因此而停擺,重金屬的種類很多,但一般比較常見的包括汞、鉛、鎘、砷,另外,比較不常被人注意到,卻也深深危害著人體的健康的還有銻、鉈等。

重金屬之所以會染環境,主要是工業廢棄物的處理不當所引起的,現在大環境的染嚴重,重金屬無所不在,人體平均的重金屬濃度,都比以前的人還要高,然而身體好好沒什麼大病的人,大概不會想到要知道自己體的重金屬濃度是個怎麼樣的狀況,一般家庭醫生在做初步的疾病篩選的時候,除非你是剛有大量暴露在重金屬環境下的證據,醫生才有可能開立檢驗重金屬濃度的處方給你,不然重金屬超標的這件事,好像不曾被重視。

重金屬檢測其實有很多種,急性暴露,例如在家打破了水銀溫度計,水銀(汞)灑了一地,因不清楚危險性而去用手撥弄清除等,首先汞會蒸發讓人體吸入,皮膚接觸也會被吸收,所以這算是急性暴露,如果具有警覺性,就趕快找醫生給你開個檢驗血汞濃度的檢測;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常識,灑出來的水銀也被徹底清除了,好像也沒發生什麼事,所以你就沒去看醫生了,數年後,你的健康狀況出現了問題,當醫生在問診時,你有提及這件往事,所以醫生就給你開了驗血單,看看你的健康問題是不是因為體的汞濃度所引起的,結果檢出來,血汞濃度在接近高標處,但不算超標,所以你的醫生就斷定你的健康問題與體的汞濃度無關。

但是你的醫生也無法找到造成你健康問題的原因,只能開給你控制症狀的藥物,治標不治本,讓我們來假設是個自體免疫性的問題好了,所以你的病情只能以類固醇來控制,長期服用類固醇讓你身形肥胖水腫,腎臟功能日漸敗壞,排毒功能變得更差,最後落得需要終生洗腎,隨之而來的還有骨質酥鬆、副甲狀腺亢進、甲狀腺低下、心血管疾病等。

所以在偶然的機會中,你遇到了像我一樣對於重金屬治療與檢測有特殊訓練的醫生,我不會讓你去驗血,為什麼呢?大部分的重金屬在血液中停留的時間都只有數小時到數天的時間,除非是在立即大量暴露後就檢測,不然重金屬早就由血液中移到身體深處,首先是到如韌帶筋膜等軟組織(頭髮也可以算軟組織的一種),接下來就是到人體礦物質的儲存站-「骨頭」裡面去了。

深藏在骨骼軟組織中的有毒重金屬,會慢慢回滲到人體的各個細胞組織,進行破壞,干擾正常的生理運作(主要機轉是,與參與人體生理活動的各種系統酵素結合),臨床上,很多不明原因的慢性病,在透過種種檢都找不到原因後,很多時候不得不可考慮是否是重金屬在作怪呢?

如何檢重金屬是否積存人體的軟組織及骨骼中呢?除了血液檢外,頭髮以及尿液是另外可以察覺人體重金屬濃度的來源,讓我們先來討論以頭髮來檢測重金屬的準確性及利弊,一般人平均頭髮的生長率大概是一個月一公分,如果我們從髮根的地方剪一段頭髮來做檢測,假設剪下來的是10公分,那麼代表著從現在開始回溯10個月左右,身體累積接觸到的重金屬的劑量,頭髮的重金屬濃度檢測容易,不必抽血、不必搜集尿液,但是有些重金屬的濃度準確性偏低,所能看到身體累積的重金屬濃度比血液中的長,不過男性因為多為短髮,所以可以體毛代替,體毛生長很慢,所以可以給予比較長時間的平均,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有足的毛髮來提供檢測,再者,染過髮或是使用洗髮精的種類,都可能影響檢測結果,頭髮的重金屬檢測可用來作為重金屬濃度的初步篩檢,但並不是最好的重金屬檢測,對於想要排除重金屬為怪病的致病因,是不能使用頭髮重金屬檢測的。

尿液檢測可以涵蓋當下暴露或長期累積

當急性暴露在重金屬的環境中後,抽血檢是最常見的檢方式,然而有些重金屬,例如鉈,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只有一兩小時左右,假設暴露後半天再做血液檢查,可能血液中的濃度就很低了,此時,尿液檢查則可提供另一個有意義的數據,然而,與血液檢查一樣,尿液檢查呈現出來的也只是近期內暴露的數據,並無法看見深藏在骨頭及軟組織內累積的重金屬濃度,為了將累積深藏在人體內的重金屬拔出來,我們必須使用螯合劑,螯合劑會抓住重金屬,把它牢牢的抓住,然後帶離身體,由尿液排除。

當螯合劑於重金屬結合後,重金屬便不再是游離體,也不再具有活性,記得我們國中的時候用通透性高的塑膠袋內裝糖水,讓後浸泡在清水的大燒杯中,經過一段時間,清水也會變糖水,原本塑膠袋內的糖水濃度也會降低,最後的結果是,塑膠袋內的糖水和燒杯內的水中的含糖量是一樣的,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溶質會由濃度高的地方流到濃度低的地方。當螯合劑於重金屬結合後,血液及體液還有消化道內的重金屬濃度就會下降,於是深藏在骨頭軟組織內的重金屬就會往濃度低的血液體液及消化道移動,透過螯合劑的作用,讓累積在人體深處的重金屬往外移,然後最終由尿液排出,所以我們只要再使用螯合劑的同時,檢測尿液中重金屬的濃度,就能獲得累積在人體深處重金屬濃度的參考值。

螯合劑可以是口服或是靜脈注射的方式投與,端看你的醫生想要看到的重金屬種類以及使用何種螯合劑。

檢測報告怎麼看?

在這裡,我並不是要把我的讀者都當作是醫學院學生一樣的上課,讓大家都懂得怎麼看檢報告,而是介紹一般尿液以及頭髮重金屬檢測報告上面出現的數據,到底代表的是什麼意義,不要是一般人看不懂,很多沒有經過這方面訓練的醫生,也不見得能理解這些數據的意義。

首先,重金屬的高低並不是有對數據來比對的,高低是以百分比來呈現的,即使是很高,也並不代表到達中毒劑量,不太高也並不代表安全,這些百分比是針對CDC美國疾病管制局針對數千人,抽樣驗尿所得到的數據平均來做比對的,舉例來,如果你的汞濃度數據呈現出來的是90%,代表每100個人當中只有十個人尿液中的汞濃度比你高,89個人都沒你高,這個比對數據是針對沒有使用螯合劑時的抽樣濃度比對,如果你有使用螯合劑,一般重金屬濃度都會比較高,這個比對數據就不盡準確,經過重金屬螯合治療訓練的醫生會看你的對濃度以及臨床症狀來決定你是否需要接受治療,以及什麼樣的治療適合你。

一般來,超過75%的比對(未使用螯合劑),代表你目前正暴露在這個重金屬的環境中,應該要檢討工作及生活環境中,是否有存在的風險,抽離暴露的環境是讓體重金屬濃度降下來的首要步驟,暴露以及高標都不代表中毒 ,即使身體健康狀況亮起了紅燈,我們也無法與重金屬超標畫上直接的等號,某些疾病與特定的重金屬超標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年紀輕輕的又沒有家族史,不抽煙不喝酒,就高血壓、動脈硬化加上經常性腹瀉等,如果重金屬檢測結果,的確有鉛超標的問題,那麼,這兩者的連結性就很高了。

重金屬對人體生理反應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元的,就如同之前我們提到的,因為重金屬會影響參與生理反應的各種酵素的活性,到底哪些生理反應會因為重金屬過量而造成影響,這些影響又會造成哪些生理功能的不正常運作,真的會因人而異,每個人體的基因組成(體質)不一樣,對於毒素的耐受度以及反應也不盡相同,有趣的是,根據個人的臨床經驗顯示,重金屬超標的患者,通常都不會是單一重金屬的問題,往往都是多種重金屬同時超標,例如鉛超標的病人,常常看到汞的濃度也不低,有時候還會夾雜一些不常見的重金屬例如鉈等過高的問題,每種重金屬影響人體的生理反應都不盡相同,當多重重金屬同時超標時,每一個病人所表現出來的健康問題,也不盡相同,重金屬超標多少才需要積極的治療?除了急性的大幅超標是一定要儘快排毒外,對於使用螯合劑後才出現大幅超標的人,如果本身已被「神秘病」,例如自體免疫性疾病、不明的(年輕型)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荷爾蒙異常等問題纏身,只能治標或根本無法控制病情或是根本就是束手無策,那麼一定要積極的尋求螯合排毒治療,這樣才能儘快的阻止重金屬對人體生理機能的不斷破壞,神秘病才有機會獲得控制

上了年紀了,雞蛋膽固醇高,不要天天吃,生蠔蟹膏更要少吃….

總膽固醇高,醫生就開給你降膽固醇的藥,吃了數十年,膽固醇都遠低於標準值,中風心肌梗塞還是免不了!根據醫學統計,降膽固醇藥物僅能降低不到1%因為心血管疾病而造成的死亡率,而最普遍的降膽固醇處方statin類藥,卻會造成肌肉溶解的副作用,長期服用,尤其是老年人,經常造成肌肉萎縮無力,痠痛等嚴重副作用。

既然膽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凶,怎麼膽固醇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致命風險好像沒怎麼有效的改善?

膽固醇在人體所扮演的角色

當大家都在想辦法怎麼降血膽固醇時,可能很少人知道,膽固醇在人體內,到底有什麼功能?膽固醇其實在人體的健康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膽固醇主要是在肝臟生合成及代謝,它是合成固醇類荷爾蒙,例如性荷爾蒙(雌激素,黃體激素,睪固酮)以及抗壓荷爾蒙腎上腺皮質素(Cortisol)等的原料,也是合成負責脂肪消化的膽汁的必要元素;皮膚在曬太陽時可以自行合成維生素D,也需要有膽固醇為基礎原料,既然膽固醇這麼重要,那麼為什麼大家都千方百計地想要把它除掉?就只因為造成動脈硬化,卡在血管壁上的發炎斑塊(plaque)的主要形成元素是膽固醇?因此,醫學界深信降低膽固醇就能降低發炎斑塊形成的機會,這樣的醫療概念,其實是沒有真正臨床試驗數據來支持的,也就是沒有一群高血膽固醇的患者,當他們無論是使用藥物或是飲食將他們的膽固醇濃度降下來後,相對於沒有去理會他們的高膽固醇問題的一群人,到底那一群人的壽命會真的比較長,或是說死於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患者是否真的都在那些不理會自己高膽固醇問題的一組人裡面,因為這樣的臨床試驗是需要很長的追蹤時間,在學術統計上稱為“Cohort Study”, 所有針對高膽固醇的治療都是基於理論假設,然而,事實真相是什麼呢?

高膽固醇是吃來的嗎?

「既然膽固醇是形成血管發炎斑塊,造成動脈硬化的元凶,那麼含膽固醇高的食物當然就要少吃了」,這又是一種推論以及假設性的飲食建議,過去美國農業局以及人類健康局(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建議每人每天應該攝取膽固醇不超過300毫克,基於這樣的建議,醫生或營養師都告訴我們,上了年紀的人,或是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人等,每週雞蛋攝取量不得超過四顆,生蠔蝦膏這種高膽固醇食物,更應該減量攝取,寧願吃植物性奶油也不要吃含有膽固醇的純奶油,結果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完全不攝取動物性食物的素食者,竟然血膽固醇濃度還是很高,膽固醇只存在動物體內,也就是素食者根本沒有機會攝取到膽固醇,那麼素食者的膽固醇是怎麼來的,這個少吃高膽固醇食物的理論一直被傳說著,每次我在家裡煮美味的生蠔,我的婆婆媽媽都很害怕的不敢碰,因為他們都是高血壓高血脂症患者,儘管我告訴她們,吃進去的膽固醇跟血膽固醇是沒有直接關係的,但他們長期被洗腦而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是讓她們很害怕而不敢吃,等到今年,美國農業局終於修正了他們的飲食建議,膽固醇不再被限量,雞蛋可以天天吃,奶油可能比富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奶油健康多了,這麼一二十年來努力不吃含膽固醇食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不是會有一種受騙的感覺?

膽固醇為什麼不再被限量了呢?其實人體的膽固醇只有15%是由吃進去的膽固醇直接取用,其他85%都是由人體根據自身需要而在肝臟合成的,如果我們吃了太多的膽固醇,健康的肝臟會把他消化代謝掉,當膽固醇不足時,肝臟也會製造膽固醇來滿足人體的需要。至於血膽固醇為什麼會超標呢?這完全跟你的遺傳體質有著密切的關係,總膽固醇超標就代表著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提高嗎?

一份發表在2016年四月的大英醫學雜誌(BMJ)的一份延續評估於1968-1973年明尼蘇達冠心實驗的“Cohort Study”,明尼蘇達冠心實驗是一個針對近萬人(9423)的臨床試驗,在這個實驗中,有一組人維持傳統的美式飲食:漢堡薯條蛋糕餅乾;另一組則以瘦肉代替含高牛油的漢堡肉,少掉的牛油部分則以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玉米油或沙拉油取代,所以兩組人所攝取的熱量以及由蛋白質脂肪醣類三大熱量營養素所獲取的熱量比例也都一樣,經過了五年的實驗結果,保持傳統美式飲食的一組人,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明顯的比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的另一組人高出20-30%,也就是攝取「高飽和脂肪酸」相對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飲食,的確會提高血膽固醇的濃度。當初這個實驗僅止於獲取這個結果,所以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含量高的植物油來取代動物性油脂,變成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黃金準則之一,然而到了1989年時,研究者重新的追蹤這群參與實驗的人,分析他們的壽命以及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比例,結果發現,總膽固醇每降低30mg/dl,死亡率卻提高22%,這個死亡率不僅限於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死亡,另外,他們也分析了這群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以及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比例,結果發現,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植物油來取代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及反式脂肪酸高的美式飲食中的油脂部分,並不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其死亡率。

膽固醇真有分好壞嗎?

膽固醇在血液中,會與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血液中主要的脂蛋白為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把身體周邊的膽固醇攜帶回到肝臟後,進行代謝分解,進而排出體外;低密度脂蛋白則會把由肝臟製造出來的膽固醇送出到身體各處需要的地方,由於HDL是把周邊膽固醇攜回代謝以排出體外的脂蛋白,因此被認為是好的膽固醇,LDL會把膽固醇送到周邊,因而增加膽固醇駐足於血管壁,形成發炎斑塊而使血管徑變小,以及產生動脈硬化的機會,因此被稱為壞的膽固醇,然而低密度脂蛋白真有那麼壞嗎?

一個發表於2016年六月份大英醫學雜誌(BMJ)針對30個cohorts, 總數68094名年紀大的老人所做的研究報告,其中16個研究報告顯示血液中LDL濃度與死亡率呈現反向關係,其中兩個報告甚至顯示,最高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發生在LDL最低的族群。

當醫藥界使勁的研發藥物去降低LDL的血液濃度,是不是白忙一場,而卻可能讓人類的壽命因此而縮短?

「壞」的膽固醇降低了,怎麼人死得更早?讓我們來反觀LDL的人體功能,記得我們在前面有提及膽固醇是形成固醇類荷爾蒙的必要原料,也是具有抗壓消炎的腎上腺皮質素的必需元素,要形成這些荷爾蒙都需要LDL將肝臟中所製造出來的膽固醇攜帶到製造這些荷爾蒙的地方(卵巢,睪丸,腎上腺等),LDL如果不足,這些等待著接受膽固醇來製造荷爾蒙的器官便無法正常運作,合成維生素D的皮下組織也是一樣的,缺乏維生素D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以及死亡率,更會造成骨質酥鬆症、提高癌症的罹患率、血清素的合成受阻而提高憂鬱症的比例等,這些種種需要膽固醇為原料的生化生理活動都少不了LDL這個如同快遞運載膽固醇的重要角色。

那麼LDL是怎麼形成血管發炎斑塊而成為動脈硬化的元凶呢?

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確是形成血管斑塊的原料「之一」,然而存在血液中的LDL絕大多數是不會形成斑塊的,LDL需要有自由基的存在下,形成「氧化的LDL」(ox-LDL)才會駐足於血管壁上,此刻人體免疫細胞中的巨噬細胞會視ox-LDL為外來有害物質而啟動發炎反應加以吞蝕,然後形成發炎斑塊而沈積於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硬化。所以問題來了,自由基是讓LDL變壞的關鍵,什麼是自由基呢?自由基是促進氧化反應的元兇,氧化反應涵蓋的範圍很廣,燃燒就是一個激烈的氧化反應,老化則相對是一個比較緩慢的氧化反應,不過, 人體在面對發炎反應時會大量釋出自由基,抽煙、老化、飲食中多油炸燒烤的食物、壓力、過敏、肥胖,人體菌叢不平衡等,都會讓人體處於發炎狀態,提高人體的自由基濃度。人體受到細菌病毒感染時,免疫系統會促進自由基的產生,因為自由基具有對抗殺滅細菌病毒的作用,因此,適量的自由基,其實對人體也是一種保護。

當人體長期處於發炎反應時,相對的也提供了造成動脈硬化的關鍵因素-「自由基」,也是因為自由基的存在,低密度脂蛋白LDL才會被氧化,變成名符其實的「壞」的膽固醇,所以,LDL本身並非壞的膽固醇,氧化後的ox-LDL才是真正壞的膽固醇。

抗氧化(=抗發炎)才是遠離動脈硬化的關鍵

說到這裡,如果你是個高血脂症的患者,或許會開始困惑是否該繼續服用降血脂藥,首先,要看你超標的程度,如果你超標不達150%,如果你不是糖尿病患者,如果你的高密度脂蛋白相對於總膽固醇的濃度高於25%(例如你的總膽固醇是200mg/dl,健康的HDL應該要超過50mg/dl),如果你不抽煙(包括二手菸),如果你沒有肥胖問題,那麼服用降血脂藥或許是不必要的,檢測血液中ox-LDL濃度是判斷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最有價值的檢測值。

高血脂,尤其是高LDLHDL,當遇到體內有較高自由基濃度時,相對於正常血脂濃度的人會有更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在飲食方面,高溫烹煮食物,例如油炸燒烤等,含有高濃度的自由基,攝入體內會提高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機率,多攝取高抗自由基(=抗氧化)指數ORAC (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的蔬果,例如新鮮的莓果類,尤其是藍莓、黑櫻桃及黑莓,是ORAC特別高的水果;在蔬菜方面,十字花科的蔬菜,例如綠花椰菜,椰菜,甘藍菜等都富含抗氧化成分,另外,糖分會促進體氧化反應,糖尿病患者因為無法充分的代謝糖分,因此體自由基比沒有罹患糖尿病的人高許多,長期糖尿病患者,往往因為自由基的作怪,而生神經病變以及提早各個器官的衰老,因此對於有高血脂問題的糖尿病人,服用降血脂藥物是比一般人更具有必要性的,一般的人也應該要儘量少吃糖,每天糖分的攝取量應該不超過50公克,一罐可樂大約含有46公克的糖,一杯泡沫紅茶大概含有55-60公克的糖,含糖飲料會讓人不知不覺地吃進過多的糖,一定要儘量避免,以新鮮現榨不含糖及含有果渣的蔬果汁來取代含糖飲料,不只可以少攝取糖分,還能增加抗氧化劑的攝取量。

在保健食品方面,高濃度90%以上的純姜黃素(curcumin) 每天900毫克, 純度90%以上反式白藜蘆醇(trans-resveratrol)每天至少200毫克以上,葡萄籽萃取物(含90%以上的OPCs)每天至少100毫克以上,兒茶酚EGCG每天500毫克,含25%以上anthocyanidine花青素的山桑子萃取物(Billberry)每天160毫克,以上所列的這些高濃度抗氧化物,如能任選兩項以上,每天服用到達建議劑量,可以有效的降低ox-LDL的濃度。維生素C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也可保持血管彈性,每次攝取量約200-300毫克,每天服用數次,也具有抗氧化及強化血管的作用,高濃度的口服維生素C是無法被人體充分吸收的,每次200毫克,可以讓吸收更完全,想要達到高濃度維生素C的好處,則必須以靜脈注射的方式才能達到完全吸收的目的,然而高濃度維生素C其實是會把維生素C自己變成自由基,因此不是一個好的抗氧化成分,不過這種自由基,卻是可以運用在殺病毒以及癌症的治療上。

至於一般人講到有益於心血管疾病預防的健康食品,就少不了深海魚油,深海魚油中的歐米茄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PUFA)是深海魚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EPA以及DHA是深海魚油中的兩種主要的歐米茄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其實這兩種油酸都不會降膽固醇,反而會讓LDL提高,不過對於降低三酸甘油脂則是有意義的,這篇文章裡面我們不多討論三酸甘油脂的話題,因為影響三酸甘油脂的濃度,主要與飲食中的類攝取有關,當人體對於糖分的代謝不佳時,三酸甘油也會隨之提高,三酸甘油與造成動脈硬化的發炎性斑塊沒有直接的關係,然而高三酸甘油脂的患者卻與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的連帶性高過血膽固醇,除此之外,深海魚油中的EPA有效的拮抗前列腺素發炎因子的濃度,具有明顯的抗發炎作用,前面我們有提到,當人體處於發炎反應的時候,會分泌自由基,導致氧化反應的快速進行,正因為深海魚油的抗發炎反應,即使會提高LDL相對於HDL的濃度,仍然能有效的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重金屬是另一個促進動脈硬化的元凶

體內儲存較高重金屬濃度時,尤其是汞,也會促進LDL的氧化,提高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的機會,檢測血液中的重金屬濃度,僅能判斷當下是否暴露在重金屬高的環境,對於過去進入人體的重金屬(包括吃進去的),不會留在血液中,會被運送到人體的結締組織,例如骨骼韌帶甚至頭髮中儲存, 然後再慢慢釋出以蠶食人體的健康,這時候血液檢測是不會表現出來的。檢測頭髮可以知道長這段頭髮時所暴露在重金屬環境中的平均值,男生都是短頭髮,所以僅能追蹤約一個月內的暴露狀態,女生如果是長頭髮,每一公分約等於一個月,所以如果是長頭髮,就可以追蹤到十來個月,甚至一年的暴露狀況,如果要追蹤更久以前,以及得知深入儲存在人體內的重金屬濃度,則必須要讓受試者先使用可與重金屬結合的螯合劑,例如DMSA或是DHEADMSA可以以口服攝取,DHEA因口服吸收不佳則必須要靜脈注射,當血液中的重金屬與這些螯合劑結合後,筋骨內的重金屬就會往血液中移動,然後經由尿液排出體外,於是收集尿液檢測就能得知深藏在體內深處的重金屬濃度,許多科學研究都已證實,以靜脈注射螯合劑的治療來降低體內重金屬,尤其是汞的濃度,確實可以明顯的降低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及中風的發生率。

小時候感冒了,媽媽一定會要你穿得厚厚的,然後不准出門去吹風,到了國外來,看到老外不管孩子生不生病,都是穿少少的,還給他們吃冰棒,更要帶著小朋友到外面去呼吸新鮮空氣,哪有那種像華人一樣,包得緊緊還要關在家裡不出門的,好像他們都還長得比較壯嘛!

今天和同事聊起了兩代照顧小孩不同調的問題,到底老媽媽哪裡有道理?我自己一路念了藥學系,讀了西方的營養學,當然不同意老媽媽不太科學照顧生病小孩的方式,感冒不是病毒引起的嗎?沒有遇到病毒就不會感冒,哪有穿多一點就不會感冒這種事,感冒就感冒了,冷不冷,到外面吹吹風(尤其是天氣冷的時候)怎麼就都是已經感冒了,吹不吹風不都一樣病毒已經在身上了,跟變嚴不嚴重有什麼關係?我喜歡什麼都要有科學根據,傳統對我來好像就少了科學證據!

2006年的冬天,全家去西雅圖過聖誕節,那時正好感冒快好了,但是還是留著鼻水及輕微的咳嗽,聖誕節當然少不了去看燈秀,12月的西雅圖很冷的,尤其晚上好天氣時特別覺得冷,大概有零度左右,穿著新買的雪衣好像不太保暖,於是忍著冷跟全家欣賞完美麗的聖誕燈秀,記得看完燈秀我們就去逛百貨公司和吃飯,到了百貨公司小吃街時,我突然覺得莫名其妙的由骨頭裡冷出來,然後開始發抖,老公摸摸我的頭發現好燙啊!我不是感冒好幾天,也沒很嚴重,應該也快好了,怎麼只是到外面吹吹冷風,冷了一下,病情就加重了!記得那次回了飯店,吃200mg Advil退燒藥都一直保持在39.6-40度左右,只好再追加200毫克,燒還是一直維持在39度左右,直到半夜才慢慢的降到38.5度左右,那次感冒好嚴重,咳嗽咳到好像得了氣喘一樣(我是沒有氣喘體質的),這讓我想到老媽媽們堅守照顧孩子的原則:“真的感冒了,還是不該吹風嗎?”那時我倒是想不到為什麼?冷了之後免疫力就變差了嗎?好像沒有學到太多這種道理!

當了自然醫學醫生後,讓我更尊重傳統醫學,不是沒有科學道理就不科學,可能是科學還不進步到去找出傳統醫學有效的科學證據,或者根本是自己的科學知識不足,不知道怎麼用科學的道理去解釋傳統的智慧。其實,“感冒了就要保暖,不要再吹風受凍”,也不是多麼難以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的,感冒的嚴重性是與體病毒的濃度有關的,感冒病毒不喜歡熱,所以總是冬天才是感冒的旺季,感冒病毒在身上時,如果還吹風受凍,所處的環境的溫度會使體溫微幅的下降,這可就讓病毒有機會大量繁殖,當年我在零度以下的低溫逛燈秀,讓原本體濃度並不高的感冒病毒得以獲得比較適合它們生長繁殖的溫度,一兩個小時下來,我體的感冒病毒就大幅提高,所以才會加重我的感冒病情,人體的自衛免疫系統於是以提高體溫來降低我體暴增的病毒濃度,這也是為什麼我會高燒不退的原因。

老媽媽要小朋友在感冒季節穿暖和些,也是一樣的,暖暖的身子是感冒病毒不喜歡的環境,就算感染到了感冒病毒,也不容易大量繁殖病毒,病情也不會那麼重,自從那次發高燒的經驗後,我也相信冬天保暖,生病了更要讓自己保持暖暖的,可是會降低感冒病情的嚴重性的,感冒病毒一般都會先侵犯鼻咽部位,所以一有感冒症狀就吸熱蒸汽(steam inhalation),也能縮短感冒的時間,同時降低感冒的嚴重度。

糖尿病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接近你,你以為你的空腹血糖正常,甚至遠遠低於標準,就可以安心的大啖甜食,糖尿病就不會找上你了嗎?

到糖尿病,一般人最快聯想到的就是老人病,糖尿病顧名思義,患者無法有效的代謝糖分,造成停留在血液中的糖分提高,也就會由尿液中排出,胰島素是由胰臟的貝它細胞所分泌,為負責體糖分代謝的最主要荷爾蒙,導致糖尿病的機轉主要有兩個,一為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導致人體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有效的代謝糖分,二為胰臟無法分泌足(或無法分泌)胰島素。

糖尿病主要分兩型,第一型為胰島素依賴型,第二型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第一型屬先天性糖尿病,一般皆為幼年發病,患者胰臟無法分泌或僅能分泌極少的胰島素,因此病情一發就很嚴重,且終生必須以注射胰島素來維生,本文所討論的糖尿病,主要集中於第二型得糖尿病,二型糖尿病一般與飲食生活習慣有著密切關係。

導致血糖上昇的原因首先為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導致原本分泌量正常的胰島素不足以讓血糖維持在正常的範圍,於是胰臟需要更努力的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以便應付及平衡血糖,胰臟在長期額外的負擔下,機能逐漸下降,進而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量,導致糖尿病的漸行惡化。

誰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大部份的糖尿病的確好發于中老年人,家族史是引發二型糖尿病最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肥胖,蠶豆症家族史,高糖飲食者及曾經是妊娠糖尿病患者,即使後來空腹血糖顯示正常,仍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雖然家族式是決定二型糖尿病的極大關鍵,然而,存在體二型糖尿病的基因還需要外在環境的配合,才能讓糖尿病真正表現出來,例如同時攜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雙胞胎兄弟,一人飲食總是八分飽,少吃碳水化合物,不吃甜食,每天運動,生活作息正常,不抽煙不喝酒,可能到了六十幾,血糖也都還在正常邊緣地帶,不需藥物只需飲食控制,另一個孿生兄弟則完全不同,餐餐12分飽,飯後一定要有甜點,抽煙喝酒一樣也不少,又不愛運動,結果可能五十歲不到就被診斷為糖尿病,需要以藥物來控制血糖了。

誰算是糖尿病患?

測量空腹血糖是一般人定義是否為糖尿病的標準,空腹血糖應保持在不超過5.6 mmol/L (100mg/dL),一般醫生會以測量空腹血糖為篩檢糖尿病的第一步驟,當空腹血糖超標後,醫生才會更進一步的給病人開立糖血色素(HA1c)的檢測,糖血色素主要是利用紅血球4個月左右的生命週期來了解近來3-4個月的平均血糖狀況,大於6.5%即被定義為糖尿病,然而,HA1c的變數很多,包括腎臟病患,缺鐵性貧血,兒童或孕婦都不適合以HA1c來作為糖尿病的診斷。另一個較少被用卻是筆者最信任的檢測方式,就是葡萄糖耐受性試驗(GTT),臨床上GTT最常被用在篩檢妊娠糖尿病,由於檢測方式較費時費事,一般醫生較不愛以此檢測來診斷糖尿病,GTT涵蓋空腹血糖及兩小時後的飯後(飲用檢測用的定量葡萄糖水)血糖,整個檢測時間耗時約兩個半小時,醫療成本遠比空腹血糖與HA1c高出甚多,在健保經費緊縮的加拿大,並非醫生所喜歡開立的檢處方,除了可以成功的篩檢出潛在的糖尿病患,還能診斷出細胞對葡萄糖耐受度下降的前期糖尿病患(pre-diabetes),由於來找我看診的患者,如果是有代謝性疾病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問題或是曾經有妊娠糖尿病問題的患者,我都會在初診時提供GTT檢測,很多時候,飯前血糖極為標準,甚至都在5 mmol/L以下,但是兩小時飯後血糖都高達10甚至11mmol/L以上(標準應不高於8.2mmol/L),這樣的患者其實已經算是糖尿病患,然而在他們的空腹血糖及HA1c,也可能還在正常範圍,患者如不開始于與治療,短則數個月,長則一兩年,就能正式名列糖尿病患的名單中了。

GTT是很有用的早期糖尿病篩檢方式,如果空腹血糖正常,兩小時後不正常,代表細胞代謝糖分時需要比正常人更多的胰島素才能完成任務,此時,患者的胰臟已悄悄的負擔起必須要分泌比一般人更多胰島素的重擔,只可惜沒有GTT的篩檢,患者可能還放心大膽的品嘗大量甜食及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最終畢竟難逃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厄運。

糖尿病的健康威脅

糖尿病的病理很簡單,就是人體無法正常代謝糖分,於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會提高,糖分代謝後會被轉化為大分子的肝或其他營養素,例如脂肪或蛋白質儲存在人體,糖尿病人的葡萄糖無法順利轉化,吃很多體重也會下降,糖分不能透過正常的代謝途徑,轉化為可儲存或是身體組織的形式,於是進入不正常的氧化代謝途徑,促進人體的老化反應,加速器官衰敗,最明顯的就是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糖尿病本身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糖尿病所引發的併發症,例如心肌梗塞,腎臟病,末梢神經病變,眼底病變及提高癌變等都是很致命的,因此糖尿病人一定要努力的控制血糖,生活習慣的改變及必要性的藥物控制,是遠離這些致命性併發症的不二法門。

飲食是預防與治療糖尿病的關鍵

糖尿病算是個大病,然而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二型糖尿病的形成,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雖家族史會促進形成速率,然而正確的飲食習慣是延緩糖尿病來報到或惡化的關鍵,首先,我不斷地強調糖尿病就是人體對糖分的代謝生問題所造成的,那麼很簡單的原則,就是少吃糖,很多糖尿病患會努力的少吃甜甜的糖,然而這裡的糖,其實是指碳水化合物,舉凡任何的穀類食物,含澱粉高的地下莖,例如馬鈴薯,番薯,芋頭等,其實都是糖,這些吃起來不甜的糖,到了口腔咀嚼後,口水中的澱粉就開始把澱粉水解成短鏈甜甜的糖,到了小腸經過胰臟澱粉的作用後,便會全部變成葡萄糖,既然本身對於糖分代謝已經生問題,當然任何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都應該儘量少吃。

現代人流行一切回歸自然,於是有很多講究健康的醫界人士開始倡導應該回到過去原始人的時代,吃肉吃菜吃果子,不吃穀類及加工食品,穀類是人類進入農業時代後,大量栽培再加上殼(高纖)乾燥所形成的食物,原始的人類是不吃這樣的食物的,那時候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由高纖維的新鮮蔬果及連皮的根莖類澱粉食物如番薯等所獲取的,奶製品也是不存在的,這樣的飲食模式,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及抗氧化植化素,正是現代人遠離慢性代謝性疾病很理想的一種飲食模式,筆者的臨床經驗顯示,這樣的飲食模式,對於體重控制與荷爾蒙不平衡的問題,都能獲取很好的成效。

分析這樣的飲食模式,主要在於提高蛋白質的攝取量由傳統飲食建議的占12-15%食物總熱量到30%左右;一般人平均每天攝取7-10盎司的優質低脂蛋白質食物如不帶皮的有機雞肉,火雞肉,野生鮭魚,各種乾淨的海鮮等,加上無上限的蔬菜(每天至少300公克以上),及上限4盎司的連皮高澱粉地下莖,如帶皮的馬鈴薯或番薯,外加2-3份的水果(如表附),糖尿病或是前期糖尿病患(pre-diabetes)應避免高糖水果,例如香蕉或柿子,每天水果攝取量最好控制在兩份就好了。

以前老是聽人家,蛋白質食物如肉類不好消化,所以不要吃太多,其實所謂不好消化也就是身體需要更多的熱量及生化反應步驟來完成其消化代謝,才能轉化為熱量,或是形成身體組織的一部分,雖然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類)燃燒後都可釋放出四大卡的熱量,然而這是體外的燃燒反應所生的熱量,真正在人體,人類吃進一公克四大卡的蛋白質,卻得要花上約1/3它本身的熱量來消化代謝,真正殘餘的熱量只有約2.7-2.8大卡的熱量,碳水化合物“好消化”,所以人體只要花上其本身熱量的5-10%就能讓它變成熱量,也就是其每公克的淨大卡數約為3.7大卡左右,再者過多來自碳水化合物的熱量,主要是以肝及脂肪的方式儲存起來,蛋白質則會積極的參與生化反應,例如荷爾蒙的生合成,然後形成肌肉或是骨骼的支架組織,對於擔心體重過重的人來,少吃碳水化合物,更是一定要遵守的飲食原則。

過去強調以穀類主食為飲食大宗的原則,每頓飯總要吃進一大碗白飯,熱量攝取很多,然而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也會讓人很快就餓了,提高蛋白質的攝取量,可同時自然而然地避免吃進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不會如攝取碳水化合物一樣的讓血糖快速上昇,由於代謝消化速度慢,反而能讓飯後血糖不會一下飆得太高,卻能讓血糖維持在一個平衡比較久的時間,因此胰島素不會被迫大量分泌,血糖也不會一下子就被大量分泌的胰島素給移走,所以會延緩飢餓感的到來(飢餓感是因血糖下降所造成的),不會很快就餓了,也就不會有過食的問題,如此不但可以預防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進展為糖尿病,對於輕微糖尿病患(空腹血糖7mmol/L 以下)更可以此飲食模式來控制血糖,不需服藥,正在服藥的糖尿病患也可有效地預防惡化或提高用藥量。

除了提高蛋白質來取代部分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外,纖維素可以有效地延緩血糖的波動,然而,採取以高量的蔬菜及帶皮的地下莖來取代穀類食物為碳水化合物的來源,自然就會大量提高纖維素的攝取量。

當我們把飲食的重量都集中在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身上,那麼脂肪又該如何攝取?最佳的食用油是橄欖油,然而橄欖油不適合高溫烹煮,所以如果要高溫炒菜或煎烤,則應選擇安定性較高的酪梨油或是椰子油,椰子油雖然含高量的飽和脂肪酸,然而由於屬於中鏈油酸(一般食用油或是動物油脂都是長鏈油酸),即使不經由膽汁乳化或酵素切斷長鏈也能被消化吸收,因此不若一般動物性飽和脂肪酸會提高血膽固醇的濃度,油脂雖然熱量高,然而卻是參與許多細胞修護及抗發炎反應不可或缺的營養素,重點是要吃好油,儘量避免高溫油炸食物,遠離動物性飽和脂肪酸(會變硬的動物油);深海魚油含有豐富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其中的EPA具有抗發炎的反應,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併發症是有意義的,不過油脂還是應當限量使用,油脂的消化代謝是很省熱量的,也就是一公克9大卡的熱量,大概8.8大卡都可以被人體充分吸收,所以想要保持理想體重,油脂攝取量還是要小心控制。

運動是提高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的最佳方式

我的病人看到GTT兩小時的飯後血糖高達10.8 mmol/L*即使空腹血糖只有4.8mmol/L 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代表著什麼呢?病人能分泌比別人更多的胰島素來平衡血糖,但是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已經下降,所以一般正常量的胰島素已經無法讓血糖控制在標準了(<8.2 mmol/L*),這就是所謂的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 患者在此階段還沒有正式名列糖尿病患名單,但是如果生活飲食作息不改變,很快的就會變成糖尿病患(>11.1 mmol/L*)了,提高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的最佳方式就是運動,每週至少4-5次的運動,每次運動應該讓心跳可以達到平時靜態心跳160%左右,至少持續15分鐘,年紀超過60以上則心跳數達140%即可。例如平時坐著的時候心跳數是72下,達標140%心跳數就是100下,快走往往是最有效又最容易持續的運動方式。

除了運動外,減重也能提高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肥胖的人,GTT檢測多半會出現葡萄糖不耐問題,如能有決心的減重10%,往往就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減重不容易達標的,或是反反復復,減了又復胖,胖了又減又再胖回來,這代表減重的方式是錯誤的,不妨能請醫生協助或做更進一步的檢

*代表葡萄糖耐受性試驗,飲用葡萄糖水後兩小時的血糖,標準是在8.2mmol/L 以下,介於8.3-11.1 mmol/L之間為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 超過11.1mmol/L則為糖尿病患。

一份水果:

一個中型的蘋果,橘子,奇異果,一個小型的柿子

2/3杯藍莓,桑梅或切小丁的草莓

一杯西瓜丁,哈密瓜丁                                                          

半根香蕉,1/4個大象木瓜,15粒小型無子葡萄

肚子老是脹氣,人家放屁是好事大便每天兩三次是正常的嗎?

以前老人家,放屁打嗝是好事,表示你會通,真的是這樣嗎?每天大便身體才會好,但是每天大好幾次就更好嗎?

便秘不好,那麼大便稀軟好嗎?吃飽飯會肚子脹脹的,應該正常吧!因為吃飽飽的不是嗎?

在釐清這些胃腸健康盲點之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胃腸到底是什麼樣的器官,或許你會覺得這個問題很好笑,胃腸就是用來消化食物,不就是吸收營養供人體使用,然而,你是否有經驗過,當你壓力大時,消化機能就變差了,有些人一緊張就胃痛,有的人壓力大緊張就拉肚子,還有胃酸逆流的問題等,好像都跟情緒有關,消化器官怎麼會跟情緒扯上關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報告發現,胃腸道裡面其實擁有與大腦神經系統類似的神經傳導物接受體,這些接受體接收到神經傳導物後,在胃腸執行的工作,當然與大腦不同,但這些出現在胃腸的神經傳導物其實與出現在大腦的完全一樣,例如與帕金森氏症有關的多巴胺(dopamine)的接受體,就出現在胃部底端,消化系統分泌的多巴胺與帕金氏症無關,但其接受體控制胃的蠕動,有些人一緊張或情緒一激動就會想吐,這也是因為人在情緒興奮時,神經傳導物不只在腦部作用,同時在胃部也會增加分泌量,這會降低胃蠕動及延長胃出空的時間,因此造成噁心嘔吐感。另外,與情緒息息相關的血清素(serotonin),又稱為快樂荷爾蒙,血清素是控制小腸蠕動的主要神經傳導物之一,當情緒變化時,腦部的血清素分泌也會有變化,小腸裡面的血清素分泌也會隨之變化,因此才會有的人,壓力一大就想上廁所,或者是便秘,情緒的改變或是壓力也會明顯的改變消化道的功能,因此胃腸又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個腦。情緒會影響消化功能,相對的消化機能其實也會影響情緒及體力,這些原本應該達到平衡的狀況,如何變得失控,腸道中的菌叢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胃腸舒不舒暢其實就隱藏著有趣的健康密碼。

胃腸脹氣,打嗝放屁是正常的嗎?

腸胃道裡面,有了氣體,如果是在靠兩端的部分,經常不是打嗝就是放屁,如果在胃腸內產生較大量的氣體,就會變成是脹氣,腸胃道中的氣體是怎麼生的呢?功能正常的腸胃道氣體的來源,主要就是我們吃東西時夾帶進入的,例如進食的時候談話或是吃太快會夾進很多氣體,通常這種氣體都會介由打嗝將氣體送出,除了進食夾帶的氣體外,腸胃道的其他氣體生,就是屬於不正常的氣體,也就是由細菌或酵母菌發酵所生的,正常對人體有益的細菌是不會有氣問題的,因此經常腹脹及放屁都是腸胃道菌叢不平衡的象徵。

腸胃道菌叢為什麼會不平衡?

造成腸胃道菌叢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身體本身無法分泌足的酵素來消化某些特定的營養素,尤其一些類(碳水化合物,例如牛奶中的乳糖(lactose),番薯及豆子裡面的阿法半乳糖(Alpha-galactoside),這些原本應該在小腸前半段就要被消化的成分,由於消化酵素的不足,就會讓這些無法被分解消化的保留到菌叢比較密集的小腸的後半段及直腸,這些菌叢會開始分解這些無法被消化的糖分,進而造成脹氣腹痛。

酵素缺乏很多是因為家族基因造成的,乳糖酵素可以透過小量服用乳糖或是參合纖維素,讓乳糖停留在腸胃道時間變長,延長與酵素接觸的時間,再慢慢將分量增加的方式來改善耐受度,然而,最好的方式就避免使用或是在吃這些食物之前的15分鐘,先服用含有可以幫助消化這些糖分的酵素,例如lactase(乳糖酵素)alpha galactosidase。由於這些糖分對某些人來說,屬於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但卻是一些產氣菌的糧食,經常食用,會讓腸道中這些原本長不太出來的產氣菌越加壯大,造成腸道菌叢不平衡,也會產生慢性發炎問題,造成腸黏膜的通透性增加,進而讓食物中的過敏原容易進入血液中,引發過敏反應。

第二個造成脹氣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分泌不足,老人或是服用正子幫浦抑制劑(PPI)的患者,由於胃酸分泌減少,讓原本pH值為1-2(強酸)的胃酸,上升到超過4(弱酸),當胃部環境pH值大於4,超過一半飲食中所夾帶的細菌無論好壞的都無法被殺死,於是原本菌叢稀少的小腸前半段就會繁殖過多的細菌,食物在小腸前半段尚未被完全消化分解,遇到了高濃度的菌叢,便會被細菌拿去分解,造成不正常的發酵反應,這些不正常增生的細菌還會奪取人體所需的營養素,造成營養不良,不斷壯大的菌叢,由於含有大量的致病菌,有些會分泌影響神經的毒素,造成腸道蠕動不正常,有些會過度蠕動,造成頻繁及稀軟不成形又夾帶氣體的糞便,有些則是相反的,因為神經毒素的作用,阻斷了腸胃道正常神經傳導物接受體的作用,於是腸道蠕動不正常,造成便秘,或者是頻繁排便與便秘交替發生,這就是俗稱的腸激燥症(IBS),然而引發這個症狀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mall Intestine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SIBO的發生原因很多,胃酸分泌不足或使用PPI只是其中的一個成因,過去認為與壓力有關的腸激燥症(IBS),也被證實84%的患者是由SIBO的問題所造成,IBS只是一群症狀的統稱。

第三個造成脹氣的原因則是小腸菌叢的不平衡,造成這個問題絕大多數導因於口服抗生素的使用,這與SIBO多半發生在小腸前半段是不相同的,小腸菌叢的不平衡多半發生在後半段,小腸內有好菌也有壞菌,人體不會因為少數的壞菌而生病,就好像一個國家裡面有好人也有壞人一樣,好人比壞人多很多時則還是國泰民安。

好菌不會發酵食物,產氣造成不適,還可以分泌一些人體缺乏的酵素來幫忙分解一些較難消化的營養素,好菌還會分泌營養素例如維生素K,新生兒因為體內還沒有足夠的好菌,有時候會出現維生素K缺乏的出血問題,因此有的醫生主張初生嬰兒應該要打一針維生素K,可見好菌有多重要。

當腸胃道的環境失衡了,就像一個國家產生動亂一樣,壞人越來越多,好人被殺害或壓抑無法發揮影響力,結果整個國家整天都在內亂,外患也會隨之而來,腸胃道的環境與這個自然現象是一樣的。

當好菌勢微,壞菌的比例就會相對提高,小腸菌叢不平衡一般發生在小腸的後半段及直腸部分,壞菌中還會含有一般在正常人體內長不多的酵母菌(念珠菌),不止會造成異常發酵的問題,也會如SIBO患者一樣,因為壞菌分泌出的神經毒素來影響胃腸蠕動及排便的習慣,造成大便稀軟或便秘,小腸菌叢不平衡造成的腸道念珠菌增生,也會提高女性陰道念珠菌交叉感染的機會,因此會有白色乳酪狀分泌物及瘙癢問題,大多數有這樣問題的女性患者,胃腸機能也會有問題,當胃腸問題照顧好了,惱人而經常復發的念珠菌感染問題也會隨之而解,胃腸問題不改善,光是局部治療,還是會不斷的再犯。

胃腸脹氣需不需要治療?

胃腸脹氣是不是病?有些人覺得吃飽了脹氣是正常的,反正幾個小時後就會自然消失,幹嘛這麼緊張,忍耐一下就好了,有些人會覺得脹痛難耐,有些人會覺得悶悶不舒服而整天鬱鬱寡歡,這算不算是病?大部分的家庭醫生不會認為這是需要治療的病,頂多建議病人吃吃優格。

脹氣本身不是一種病,但卻是一種由不同可能的病症所引發的“症狀”,經常脹氣是一種警訊,也是需要治療的,吃優格的確有助於平衡菌叢,然而,卻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對於部分SIBO的患者,或是奶蛋白敏感的人,還可能惡化病情,有胃腸脹氣,首先要先釐清原因,實驗室檢測是比較客觀及精確的方式,檢測小腸細菌過渡增生(SIBO)是採用讓病人飲用人體不能吸收的糖,故意讓小腸的細菌來發酵這些糖,如果小腸前半段有比較多的細菌,就會產出過量的各種氣體,主要是氫氣,甲烷及硫化氫,根據監測的結果來決定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案,例如使用處方抗生素或是天然抗菌草藥(目前臨床研究發現,對於產氫氣菌滋生患者,有些天然本草的殺菌效果是與處方抗生素相當,甚至更有效)。很可惜的是,SIBO的檢查是健保不給付的,就以我個人看診來說,如果病人對於檢查的費用有所遲疑時,可先以臨床症狀的判別來做嘗試性治療,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再做檢測,這時醫生的臨床判讀經驗,就很重要了,不過對於症狀嚴重且已為時長久的病患,實驗室檢測確定增生的菌種,再投于正確的治療,才是有效杜絕SIBO的策略。

小腸菌叢不平衡及念珠菌過度滋長也是可以透過症狀來做辯證,念珠酵母菌抗體檢查可以更進一步確認問題,補充高劑量(每天至少補充五百億到一千億)的活益菌可以有效地改善問題,但是對於小腸細菌過度增生(SIBO)的患者不一定可以使用活益菌,無論哪種原因造成的脹氣問題,復發率都很高,除了積極尋求治療以外,飲食的調整格外重要,小腸菌叢增生(SIBO)患者需要避免攝取容易被細菌截取的多醣類,即使是寡糖這種水溶性纖維素也必須避免,小腸菌叢不平衡及念珠菌過度滋長則可補充寡糖及纖維素,但要絕對的避免甜食及高加工的澱粉類食物,如白飯白麵包及白麵條等,兩種脹氣問題的飲食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正確的診斷是很重要的,SIBO需要比較積極的治療方式,一般療程為一到兩個月,小腸菌叢不平衡及念珠菌過度滋長則需要至少四個月的治療時間,療程結束後還要堅守正確的飲食原則,才能避免再犯。

脹氣本身不是病,但是藏在背後的問題,卻是萬病之源,不只是胃腸本身的不適,目前醫學研究更發現,小腸中的菌叢種類與許多慢性病有關,包括糖尿病,肥胖,精神性疾病,失眠,牙周病,荷爾蒙不平衡,憂鬱症,慢性疲勞症候群,自體免疫性疾病等,如果經常有脹氣問題,千萬不要輕忽。

p.s. 陳思廷醫師是治療胃腸疾病的專家,透過詳細的檢查及高科技的腸胃菌叢分析,能夠徹底找出你的問題,加以對症下藥,讓胃腸功能徹底康復,而不只是在肚子不舒服或胃痛難耐時,就吃個藥緩解了事,這種粉飾太平治標不治本的治療方式,不只問題不斷復發惡化,還會連帶造成許多身心健康問題,西醫對於無論是怎樣的胃腸問題,最喜歡處方的中子幫浦抑制劑(PPI),不只不具治療效果,還是造成消化功能不正常,小腸菌叢不平衡的最大罪魁禍首。

麥麩是小麥中的蛋白質部分,麥麩就是俗稱的麵筋,英文為“gluten”。近年來,歐美地區吹起了一陣“gluten free”的飲食風,主要是很多洋人在吃了含有 gluten的食物(麵粉製品)後會生各種不適反應而懷疑本身具有麥麩過敏的問題。

麥麩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為什麼會讓這麼多歐美人士聞之色變?

之前我們提到過,麥麩是小麥中蛋白質的主要成分(80%),蛋白質在被人體吸收前,必須先被消化道中的酵素(enzyme)分解成短鏈胜肽(short chain peptide)或氨基酸(amino acid)才能被人體吸收,少數人因體缺乏把麥麩蛋白分解成短鏈胜肽的酵素,無法被分解的麥麩或分解不完全長鏈胜肽則會變成人體的過敏原(allergen),因而生過敏反應,嚴重的麥麩過敏會造成小腸黏膜發炎,進而使小腸黏膜的表面皺褶消失,小腸黏膜的皺摺可以讓人體的消化吸收表面積增加600倍,這些皺褶及絨毛組織還具有分泌消化酵素的能力。

 麥麩過敏反應的嚴重性也因人而異,有些嚴重過敏的案例,在嬰兒時期就會表現出來,這是一種具有家族遺傳史的疾病,稱為乳糜瀉coeliac disease如果沒有及早察覺,一旦接觸含麥麩的食物,黏膜皺褶會快速減少或甚至完全消失,小孩會出現嚴重營養不良及腹部劇痛,嚴重腹瀉及便血,如不及早發現,遠離含麥麩的食物,可能危及生病。

 然而大部份麥麩過敏的人都不是完全無法分解麥麩,於是這種破壞小腸表面黏膜組織的反應並不會如此激烈,但是由於大分子的麥麩及長鏈胜肽是人體的過敏原而激發過敏發炎反應,輕微麥麩過敏的人,經常在吃了含麥麩的食物,例如麵包麵條西式甜點或麵筋後,就會出現腹部脹痛,腹瀉,進而覺得疲倦不適及增加慢性肌痛症等莫名的慢性發炎症狀的機率。

麥麩過敏的普及率

歐美人士,尤其是北歐地區的白人麥麩過敏的比例高達1-5%不等,然而亞洲人,尤其是黃種人有麥麩過敏的比例很低 (少於兩千分之一),一般懷疑自己有麥麩過敏,可以透過實驗室檢來確定,最常用來診斷麥麩過敏的檢是檢血液中組織反麩氨酸抗體-免疫球蛋白A(IgA)A&Ganti-tTG, IgA,+IgG),由血液檢確認有過敏反應後,如要確診乳糜瀉,則要進一步做小腸組織穿刺切片培養來確診.

不過,有些人對麵粉製品有不良反應,檢查出的結果卻是沒有對麥麩過敏,這種狀況有可能是對小麥中除了麥麩以外的其他蛋白質過敏,也有可能因為現在栽種小麥時所添加的除草劑或化學促長劑造成的,要確認是否對小麥過敏,則需要透過自然醫學醫師更全方位的過敏檢查才能獲得確認 (一般健保只提供anti-tTG檢查,並不能完全篩檢小麥不耐症),如果不想花錢做這樣的檢查,那麼遠離任何含小麥成分的食物,或是嚴格執行gluten free飲食,也是一種方法,只是執行上困難度較高。

亞洲黃種人之所以被診斷出麥麩過敏比例不高的原因,第一是人種基因帶有麥麩過敏潛在基因的比例比較低,另外就是飲食中的麵食攝取較少,因此表現出過敏反應的比例也相對比較低,然而,隨著移民到西方國家的亞洲人越來越多,飲食中的麵粉製品也隨之增加,筆者在臨床上就發現對於小麥不耐的華人也有增加的趨勢,黃種人是否需要也跟著歐美的”gluten free”流行走?

首先你自己要觀察,當你吃了含麥麩的食物後,是否有明顯的胃腸不適,脹氣及腹瀉狀況出現,然後反覆食用及觀察幾次,有些人以為吃了麵包麵食後就會出現疲勞問題是與麥麩過敏有關,如沒有胃腸症狀,一般這應該是與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及糖份太高的關係比較大,如果要進一步確認,不妨吃些麵筋,看看症狀會不會加劇,中國人愛吃麵筋,麵筋的麥麩含量為85-95%,麵條大概只有5-8%,麵包則較低,其餘成分都是分,如果吃麵筋沒反應,吃麵包不舒服,那問題可能就不是麥麩造成的,如果實在不放心,就做個血液檢來決定是否需要“gluten free”!

Wednesday, 09 December 2015 02:00

綜合維他命這麼多,怎麼選?

Written by

每次問到我的病人有在吃什麼營養品,絕大多數的人都少不了綜合維他命,然而每個人吃的綜合維他命都一樣嗎?一樣的名稱,內容可大不同的。問到為什麼要吃綜合維他命呢?大部分的答案是,也不知要吃什麼東西來保養身子,反正是綜合的,那就代表什麼都有了,這樣吃一種就夠了這算不算是一個好答案呢?應該說至少也有70分吧!然而選錯了產品就連30分都不到了。

什麼樣的人需要吃綜合維他命

既然是什麼成分都有的營養補充劑,也代表著什麼成分的劑量都不會太高,或太集中在改善特定的健康問題,那也就是說什麼人都可以吃,然而,對於經常外食,忙碌而無法細心照顧到自己的營養均衡者,綜合維他命的確可以幫到你。

另外,綜合維他命對胃口不佳的老人或是糖尿病患來說,往往是特別需要的,然而多數老年人的胃酸分泌不足,口服吸收力不佳,定期靜脈注射如瑪雅綜合營養劑(Myer's Cocktail的維生素礦物質補充配方,才能真正的獲得綜合維他命的好處。

什麼是綜合維他命?

應該沒有人會問這個問題吧!但是你真的仔細的看過綜合維他命含有那些成分嗎?首先,每個人都知道,綜合維他命一定是含有各種維他命,其實綜合維他命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含有多種礦物質,這可是在名稱上看不出來的,除了維他命與礦物質外,大部分的綜合維他命都含有可以促進脂肪乳化代謝,預防脂肪肝形成的Lipotrophic 物質,如膽鹼(Choline), 肌醇(Inositol)等,除了這些必要的成員外,有些綜合維他命產品為了凸顯他們的額外價值,還會加入一些加強抗氧化的成分,例如葉黃體素(lutein)或葡萄籽萃取物等,這些抗氧化成分一般劑量都無法達到具有療效的有效劑量,不過話又說回來,既然是綜合維他命,著重的應該是在營養的補充,而非在特殊養生效果上。

都是維他命,品質有什麼不一樣?

讓我們就從第一主角維他命開始談起吧!維他命又稱維生素,可分脂溶性水溶性兩大類,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群及C。維生素C是一種很普及的維他命,無論哪一種維他命C,人體一次最多只能吸收90-120毫克,雖然服用高單位的維他命C不能被充分吸收,卻能發揮抗組織胺的作用,因此感冒時服用,具有緩解鼻塞及水腫不適的效果。想要運用高單位維他命C來提高免疫力及抗病毒,只能使用靜脈注射的方式,才能達到效果。

維生素B群包括B1B2 B3B5B6B7 (生物素)B9(葉酸),及B12

B群很容易在食物加工及烹調中被破壞殆盡,加上水溶性的特質,不會儲存在體內很久,所以需要經常補充,也容易發生缺乏的問題。環觀B群對人體的重要性,主要是在熱量營養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代謝上扮演輔酶的角色,輔酶就像一把開啓酵素(酶)活性的鑰匙,沒有輔酶存在,酵素就不具活性,人體所有的生化代謝反應都需要在酵素的存在下才能作用,這裡所說的酵素與一般人認知的消化酵素是不太一樣的。

使用在維生素補充劑中的維生素,並非每個品牌都一樣,就拿B1來說,有分單硝酸鹽(Thiamin mononitrate)或鹽酸鹽 (Thiamin HCl),對B1來說,無論那種鹽類形式,生物活性都不會差太多。

B2的英文為Riboflavin人類攝取後必須要轉化為Riboflavin-5-Phosphate才具有活性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轉化並不會有太多困難,不過活性B2總是吸收利用率會比較高些。

B3 則有兩種形態,一種是菸鹼酸(Niacin), 另一種為菸鹼醯(Niacinamind), 雖然後者才是活性體,然而高單位菸鹼酸具有降血脂及安定神經的作用,部分研究發現高單位(每天3-5公克)的菸鹼酸可能有助於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問題,然而服用菸鹼酸有促進血管擴張及促進組織胺釋放的作用,因此大部分的人在一次服用超過35毫克以上就會出現全身潮熱,皮膚熱癢的問題,症狀會隨劑量的高低而有不同的嚴重性,這是無害的反應,然而大部分的人難以忍受,好消息是,如果你忍耐著天天服用,不耐症會一天一天的降低,針對高血脂症的治療也是一樣的,菸鹼醯則不具有等同的降血脂作用。

B5的英文為Pantothenic acid,本身就是活性體,由於本身是酸,因此必須形成鹽類才會穩定,因此大部分是用於維他命補充劑中的B5是鈣鹽形式的Calcium-d-pantothenate,雖然B5的每日建議量(RDI)只有10mg,對於生活忙碌及壓力大的人來說,劑量提高3-5倍可提高你的抗壓性。

B6的英文為pyridoxine, 絕大多數用在營養補充劑的B6為其鹽酸鹽(pyridoxine HCl),然而pyridoxine並非活性體,B6在進入人體後必須轉化為pyridoxal 5'-phosphate (簡稱PLP)才能被人體利用,由於PLP的原料價格大約是B6鹽酸鹽的4-5倍,因此絕大多數針對消費者直接販售的的維他命產品都不會用PLP,雖然大部分的B群在高劑量服用時都是很安全的,B6的劑量建議不要超過每天100毫克,有些科學研究發現,長時間高劑量服用B6可能刺激神經造成神經炎,一般人的理想劑量為每日10-20毫克。

B9又稱葉酸,英文名稱為folic acid 或是folate,葉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維生素,主要的功能在於人體DNA的合成及血球的生成,葉酸缺乏會產生與B12類似的巨球性貧血,不過最重要的不止此,葉酸對於孕婦可說是無與倫比的重要,懷孕初期葉酸會造成胎兒的神經管發育不全,這是一種會造成終身殘疾及存活不易,孕婦每天至少應補充600微克的葉酸,同時攝取葉酸豐富的食物。

葉酸(folic acid)並不能被人體直接運用,必須要被甲基化(Methylation)的葉酸鹽(5-methyltetrahydrofolate)才能真的被人體所運用,葉酸甲基化在人體內是由一群基因所控制的,近年來葉酸缺乏問題已不再像過去那麼嚴重,然而生化醫學界發現很多葉酸缺乏的症狀仍然間斷及部分出現在某些人身上,主要是這些人體內控制甲基化的基因產生突變,這有時候是家族遺傳,也可能是後天環境造成的,這種基因缺陷可能是部分或全部突變,葉酸甲基化基因不全問題近年來逐漸被重視,臨床上發現許多神經病變,例如自閉症,過動兒等,在成年人方面,葉酸除了參與血球及DNA的合成外,還扮演著毒素甲基化促進肝臟排毒的作用,研究更發現許多不孕症其實都與葉酸甲基化基因不全有關,因此直接補充已被甲基化的葉酸(5-MTHF)就格外重用。由於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本身有無此基因缺陷,然而補充5-MTHF對於基因正常的人,並沒有害處。因此,理想的狀況下,如果維他命補充劑中的葉酸是以甲基化葉酸(5-MTHF)或混合兩種形式存在,當然是最好的,不過,甲基化葉酸原料的價格是一般葉酸的30-40倍,一般只有在專為自然醫學醫生所設計的處方產品品牌才比較容易看到使用甲基化葉酸,一般健康人葉酸的服用劑量為400微克,每天服用超過1000微克的葉酸,並不見得對健康有助益,甚至有提高某些癌症罹患率的說法。

B12與葉酸都是製造紅血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輔酵素,B12缺乏會造成惡性貧血,也屬於一種巨球性貧血,臨床上很容易與葉酸缺乏的貧血混淆,因此加拿大衛生局要求所有B12的補充劑必須同時添加葉酸,以免因為補充足夠的B12而掩蓋因葉酸缺乏造成的巨球型貧血的症狀。

B12的主要來源多存在動物性蛋白中,因此素食者很容易出現B12缺乏問題,B12缺乏除了會造成貧血以外,還會產生神經病變,造成運動神經元的受損。存在食物中的B12是與蛋白質結合的形式存在,到了胃部後,酸度足夠的胃酸能將蛋白質分解釋放出B12,此時B12必須與一種名為內在因子(簡稱IF)的載體蛋白質再度結合後,才能進入小腸,然後被人體小腸所吸收,IF與胃酸都是由一種名為“胃腺壁細胞”所分泌出來的,現代人胃痛胃不舒服動不動就吃制酸劑,把胃酸的酸度降低,結果B12根本無法由食物中被釋出,另一種更強的中子幫浦抑制劑(PPI)更會抑制胃腺壁細胞的活性,這也同時讓IF的分泌大幅減少,結果胃部沒有足夠的IF可以與B12結合,將B12帶到小腸後被吸收,進而造成B12的嚴重缺乏,引發惡性貧血。

老年人的胃腺壁細胞退化,僅能分泌較少的胃酸,也是造成B12缺乏的高危險群,這些因為吸收產生問題的B12缺乏問題,補充口服B12並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可以嘗試選擇舌下錠,因為舌下有豐富的微血管,部分B12有機會偷過高密度的微血管直接透過穿皮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不過效果還是很有限,如飲食正常還是出現B12缺乏的問題,應該要定期接受B12的注射治療。

B12與葉酸都是促進甲基化的重要營養素,甲基化在人體的生理生化反應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肝臟解毒的過程,還有神經傳導物質的轉化等,這對於有精神方面病變的患者特別重要,另外,一般認為造成血管硬化是因為血脂肪氧化堆積所造成的,然而一種名為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的物質濃度也是決定動脈硬化的因素之一,同半胱胺B12,葉酸及B6的存在下,會被轉化成蛋氨酸或胱胺酸然後形成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B12在營養補充劑中有幾種不同的形態,最常見的是生物可用率最低的cyanocobalamin,主要是因為其原料價格低廉,在人體內必須先轉化成活性的甲基化B12methylcobalamin)才具有活性,如果體內甲基化的能力不足,服用可能就無法被人體充分利用了,注射針劑的形式也是一樣的,對於B12缺乏的患者,注射甲基化的B12才是有意義的,B12RDI僅有6微克,然而由於口服吸收率不高,一般熱的理想每日劑量為50-100微克,充分吸收的B12可以儲存在肝臟中2-3個月之久,因此如是以注射方式補充,一般醫生會投與至少1000微克的劑量,因此病患只需每2-3個月施打一次就夠了。

討論完水溶性維生素,接下來就是脂溶性維生素A,D,E,K了,過去認為脂溶性維生素不容易缺乏,甚至認為不需額外補充,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來談談維生素A,一般人不需要直接補充維生素A,只要攝取足夠含胡蘿蔔素的食物,例如紅番薯,紅蘿蔔,紅彩椒,深綠蔬菜(尤其是深綠甘藍菜Kale),哈密瓜等,都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可以很容易的轉化為維生素A,因此綜合維他命中是否含維生素A並非太重要,因為飲食中鮮少有缺乏問題,倒是過量的補充維生素A,可能對健康上會有反作用,雖然RDI的維生素A建議量為5000國際單位(IU),但是由於食物來源不於匱乏,因此只需2000-3000IU就足夠了。

和維生素A一樣不需補充過量的就是維生素E,過去認為補充高劑量維生素E可以抗老化,延年益壽,幾年前的一份大型臨床研究報告打破了這個迷思,長期高劑量的維生素E反而會縮短人類的壽命,維生素E有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合成的維生素E對人體健康的害處更大,如何分辨天然或合成的,主要是看學名前面是d-還是dl-, d-alpha-tocopherol是天然的,前面如果是dl- 則是合成的,更好的選擇是mixed tocopherols, 這是一種混合的天然生育醇,可以更有效地達到抗氧化的作用,減少維生素E的副作用。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脂溶性維生素的雙巨頭,DE,維生素D分為D2D3D2的吸收率只有D3的十分之一,所以選擇上當然要選D3,雖然各國的建議劑量上限是1000國際單位,但是對於深色皮膚的民族及居住在日照低的高緯度國家,例如加拿大的人,每天補充1000國際單位(IU)是不夠的,然而受限於法規的限制,不得給予每天超過1000IU的建議劑量,多數的綜合維他命大概最多也只含1000IU的維生素D,因此在冬天日照較短的時候,除了綜合維他命外,額外補充1000-2000國際單位的D3是必要的,維生素D有多少好處,讓我倒過來說好了,缺乏維生素D會怎樣?鈣質無法被有效吸收,造成骨質酥鬆症體內由色胺酸轉化成血清素(serotonin)的轉化酵素在沒有足夠維生素D的協助下,無法順利進行,進而造成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提高;缺乏維生素D已被證實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癌症的罹患率,降低免疫力等,你覺得你需要補充維生素D嗎?毋庸置疑!

維生素K主要的功能是與抗凝血有關,然而近年來有更重要的發現:維生素K(尤其是MK-7)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一道正確的門,讓鈣質被吸收到體內後,會往骨骼方向移動,而不會沈積在軟組織,如血管壁或韌帶筋膜上,因此對於血管硬化及韌帶筋膜鈣化的預防,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補充鈣質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選擇有添加MK-7的鈣補充劑。維生素K主要有兩大類:K1(Phylloquinone)K2 (Menaquinone;簡稱MK)K1的生體可用率極低,以加拿大衛生局上限120微克(mcg)來說,是無法達到預防組織鈣化的發生;K2又分為MK-4MK-7, 在維持正常凝血機制方面來說,這兩種形式的K2並沒有太大差異,不過如果是在預防組織鈣化上,臨床研究發現,MK-4所需的劑量高達數十“毫”克(mg),MK-7卻只要45“微”克(mcg),一樣的,以加拿大衛生局上限120微克(mcg)來說,也只有MK-7可達到預防組織鈣化及心血管疾病的效果。(1毫克=1000微克)

礦物質的吸收率是關鍵

綜合維他命中的第二大主角則是“礦物質”,礦物質分為“微量”(microminerals)和“巨量”(macrominerals)兩大類。巨量礦物質主要為鈣,鎂,鈉,鉀,磷,硫等,大部分這些礦物質都可以由食物中獲取,不需額外補充,其中如鈉,磷在食物中都可能因為攝取過量而有礙健康,因此真的需要補充的就是與造骨及肌肉健康有關的鈣及鎂,然而,想要吞一兩粒綜合維他命就什麼都顧到,這個在補充巨量礦物質的原則上,是行不通的,額外補充專為預防骨質酥鬆症所設計的複方鈣質補充劑是必要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補充800-1200毫克的鈣,這樣的劑量除了需要由食物中獲取外,還需要外加至少2-3粒的鈣質補充劑才能做到,鈣鎂在綜合維他命中的劑量,美其名只是一個裝飾成分。

至於微量礦物質,由於所需劑量不高,在有限的膠囊或錠劑空間中,是能填入足夠的微量必需礦物質,包括鋅,鐵,銅,鉬,錳,鉻,硒。

無論是巨量或是微量礦物質,礦物質最重要的就是吸收率及安全性,以最簡單的原則來說,吸收率最佳的就是胺基酸螯合(amino acid chelate)形式,例如與兩個glycine)螯合的鈣(Calcium bisglycinate),鎂 (Magnesium bisglycinate),鋅 (Zinc bisglycinate),鐵(Iron bisglycinate)胺基酸螯合略遜一籌的就是檸檬酸鹽(citrate), 吸收率最差的就是氧化物,例如氧化鎂(Magnesium Oxide)吸收率只有4%,原料價格超級便宜,因為幾乎不能被吸收,於是排到直腸時,就會造成腸管內滲透壓變高,讓水分大量跑進腸管內,軟化糞便,於是變成一個很好的軟便劑,用來改善便秘問題效果不錯,但是如果你想要靠它來補充鎂,可能就要大失所望了。吸收率不佳的還有碳酸鹽,如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由於含鈣比例高,成本低廉,深受大眾品牌業者喜好,然而鈣質的釋出率極低,有比較高造成泌尿道結石的機率,幾乎沒有提高骨密度的作用。

對於更年期以後的婦女,老年人及男性朋友,如非素食者,額外補充鐵,可能反而會造成氧化負擔,銅也是一樣,如果可以找到不含鐵及含較低劑量的銅,會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尤其對於有心血管慢性病或是癌症高危險群患者,這個原則更重要。

礦物質及維生素以外的成分是分辨品質的關鍵嗎?

綜合維他命除了以上的成分外,為了迎合市場上的需要,多半還會加入一些抗氧化劑,例如綠茶萃取物,輔酶Q10,葡萄籽萃取物,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葉黃素(lutein)等來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雖然這些成分都有益健康,由於綜合維他命的空間有限,這些抗氧化成分的劑量都不會太高,也無需以此來作為選擇好的綜合維他命的必要條件,另外,市面上還有一種號稱以原始蔬果為基底(Whole food base)的綜合維他命,給人一種純天然的“感覺”,然而如果是要補充維他命礦物質來彌補飲食攝取上的不足,那麼就免不了要額外添加濃縮精化的維生素,綜合維他命要放進這麼多東西,空間又這麼有限,還要放進量少得可憐的蔬果濃縮粉,那些蔬果濃縮粉的劑量是不是等於你只要吃一口新鮮蔬菜及一口新鮮水果,就比那些whole food base還多了,那麼為什麼還要去買這種充滿裝飾又因此要昂貴好多的產品。

最後要提到的就是劑型與非活性成分的部分,要感謝加拿大健康局對於自然健康產品的制定嚴格規範,合法的產品標示,除了有效成分必須清楚表示外,還要清楚標示非有效成分(non-medicinal ingredients)的內容既然是補充健康產品,非有效成分當然是越少越好,以最常見的硬膠囊劑,錠劑及粉劑三大劑型來說,錠劑需要添加最多賦形劑,如黏著劑,填充劑,潤滑劑等,含非有效成分通常比較多,製造成本最低,錠劑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它的崩解能力,對於胃腸機能較差或胃酸分泌較低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吞進去的錠劑經常是怎麼進去,就整個怎麼出來,根本沒有機會吸收;硬膠囊則每個品牌不一,看清楚標簽上的標示,種類越少越好,尤其是硬脂酸(stearic acid)及硬脂酸鎂 (Magnesium stearate)會在有效成分上形成一層隔水膜,是一種製程上的潤滑劑,但也是一種很好的阻隔水氣滲透進主成分的保護劑,然而到了胃裡面,卻會延長有效成分溶解釋出的時間,進而影響吸收率,當然這個影響有多大,端看添加量的多寡,所以消費者也可將硬膠囊打開了,將粉末倒入冷水中,看是否會形成一個油膜難以散開來判斷,大體上來說,硬膠囊尤其是素食硬膠囊,會是比較好的劑型,至於粉劑,由於綜合維他命的口味並不愉悅,絕大多數劑量無法太高,且都會加入不必要的甜味劑與香料,應該不會是最好的選擇。

綜合維他命該怎麼吃呢?需要天天吃嗎?需要按照建議劑量服用嗎?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的飲食還算均衡,可服用一半的建議劑量,如果你是經常外食者,又不太清楚那些食物含什麼營養素,那麼就按照建議劑量服用吧!要含足夠有效的多種礦物質與維生素的綜合維他命是不可能做成一天一粒的,除非這粒藥錠或膠囊至少如葡萄般大小,每日劑量在2-3粒的產品是最理想的,超過這個分量,那就要考慮產品是否擺進了很多不必要的非有效成分或是裝飾性成分,把握以上的選購及服用原則,一定能讓你吃出綜合維他命的最大的保健效果。

 

注射肉毒桿菌素來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美麗/帥氣,聽起來好像是那種權貴名媛的專利,因為它的成效明顯,價格不菲(過去),又聽打了一陣子就會失效,所以要不斷的打,好像會上癮一樣,於是很多各式各樣的揣測就隨之而出。

肉毒素(Botullinum Toxin)簡稱BXT,用在美容主要是在去除皺紋,那麼到底BXT是怎麼撫平皺紋的?想到皺紋不免就會與老化連在一起,人老了就會皮膚鬆弛,不緊實,所以鬆的肌膚就會生皺紋,於是讓人聯想到BXT應該就是幫你把肌肉拉緊,看起來比較緊實無皺紋囉!?答案是“錯了!”,而且是恰恰相反,皺紋的生是因為長期的肌肉收縮所造成,於是長期皺起來的肌膚就難以鬆回去了,例如一個經常愛笑的人,眼睛四周的肌肉經常收縮,所以容易生魚尾紋;當媽媽的老是對著調皮搗蛋的孩子們皺眉頭,於是眉宇之間的皺紋也就被深深的烙下。

BXT是取自天然的細菌毒素,其作用機轉是一種神經傳導物(Ach)接受體的阻斷劑,在全身性中毒時會造成肌肉癱軟無力,影響最大的就是橫膈肌無法運作而生呼吸衰竭,然而使用在美容注射的劑量極低,甚至比奈米還小,這個被小心精確的設計得幾近藝術的功能性劑量,剛好能使你過度收縮的肌肉放鬆,但卻不會失去原有的機能,肉毒素BXT原本的研發是使用在治療醫學上,對於一些肌肉不自主地收縮抽搐的病症,例如斜視,眼皮不自主的收縮造成無法合眼或無法張開眼等,可有效地改善其症狀,很多人擔心肉毒素的安全性,其實運用在醫學治療及美容的肉毒素劑量很低,而且醫學上使用肉毒素的歷史已經相當悠久, 在有合法肉毒素訓練及執照的醫師所提供的長期治療是很安全的。

肉毒素會越打越沒效?打久了一不打皺紋會越來越多

很多人不想去嘗試打肉毒素BXT,除了經濟負擔因素外,多半有著一些安全與效果上的迷思,首先讓我們來犁清會不會有打久了,一不打皺紋就會多出來的問題,BXT是一種讓你肌肉放鬆進而達到減少皺紋的治療原理,注射BXT其實是讓你的肌肉獲得休息減少收縮,這樣長期烙印下來的細紋生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持續的注射BXT,反而會讓肌肉熟悉不過度收縮,長期下來也比較不會形成皺紋,生烙印下來細紋的機會就會更少,很多來找我打BXT的病患,第一次治療後,大概維持3-4個月就必須要重新施打,但是打完第二次就可以維持比第一次長達1-2個月的效果,長期重複施打的患者,有的可以維持長達6-8個月的時間,除了BXT的作用外,肌肉養成不要過度收縮的習慣,細紋形成機率就會比較低。

至於會不會越打越沒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要先解釋一下BXT的化學結構,這似乎看起來是很專業的問題,首先,一般人認知的“BOTOX”,其實是一個商品名,就跟“阿司匹林”一樣,阿司匹林是拜爾大藥廠研發出來的藥品,其成分就是乙醯水楊酸,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成分,在藥品10年專利期結束後,很多藥廠都相繼的生含有乙醯水楊酸的止痛消炎藥,然而無論那家藥廠生的乙醯水楊酸,無論醫生或一般消費者還是只會把這種藥物叫成阿司匹林,即使那不是拜爾藥廠生產的,同樣的道理,BOTOX是第一個BXT的商品名,BOTOX是在1989年上市的,在2000年後,BXT的專利期早就過了,BOTOX注射劑是一個含有夾帶多元月生月太(polypeptides)的肉毒素,外加白蛋白(albumin)成分,這種複雜的蛋白質成分很有可能導致人體的免疫系統生抗原抗體的反應,在第一代的BOTOX品中,約有5-15%接受BOTOX治療的人會生中和掉BXT作用的抗體,一旦這種抗體生,再度注射BOTOX就會失效,太頻繁 (少於一個月)或高劑量(一次注射達200單位以上)的注射都會提高人體BOTOX抗體的風險,雖然在1997年時第二代的BOTOX宣稱不再會如第一代的一樣那麼容易生抗體,然而BOTOXBXT結構就是有夾帶蛋白質及白蛋白,越複雜的蛋白質結構,越容易動人體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進而生抗體,這也是傳中會有越打越沒效的成因,目前市面上除了BOTOX外,還有很多不同的品牌,品質及效價的計算方式也不一樣,由德國藥廠研發新一代的BXT,商品名為Xeomin,是一種純化而不夾帶多元蛋白及白蛋白的純BXT,效價與BOTOX一模一樣,但卻少了引發抗體形成的非活性蛋白質,到目前為止的臨床數據指出,並沒有任何生抗體而造成越打越無效的案例,純化的BXT還可以減少免疫系統的負擔,或許會是下一波BXT的流行潮。

誰適合打肉毒素BXT

很多人都認為打BXT是中老年人才需要的,然而有趣的是,在筆者的臨床經驗中,接近四成的BXT施打者其實是35以下的年輕族群,BXT的功能不只是可以消除皺紋,還能修飾臉型的線條,亞洲女性多半希望自己有個瓜子臉,但是由於骨骼肌肉結構的關係,很多亞洲人都是國字臉,要修飾這種臉型,首先要看臉部的結構,如果臉型主要是骨架造成的,那麼尋求削骨手術,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不過有超過一半國字臉的人是因為咬肌過度發達,或者晚上有磨牙的問題,這種人也容易有兩邊或單邊臉頰齒嘈容易痠痛的問題,施打BXT除了幫你修飾臉型,還能解決臉頰齒嘈痠痛問題,可是美容與治療一舉兩得。

眉頭的皺紋是BXT治療的大重點,深深烙下的皺眉頭,讓人家覺得你這個人不開朗,有點兇加上月的摧殘,平均25-30個單位的BOTOX(相當于約100單位的Dysport,另一種BXT品)就能讓你看起來神清氣爽,親切宜人,年輕個5-10。當老是皺起來的眉頭不僅快以BOTOX鬆弛肌肉,接下來長期烙下來已出現凹陷的皺紋,施打BXT也無法完全撫平皺紋,這時候就需要以注射天然玻尿酸的filler來解決問題了。雖然filler的持久性較久,一般只要一年打一次就了,但是每次施打的費用會稍微昂貴些,但如將時效性列入考量,並不會比較貴。

魚尾紋是除了眉頭皺紋以外,最常給患者施打的部位,但這部分的肌肉較為細緻敏感,尤其是眼睛周圍,找到個有經驗的好醫師來為您施打可提供最基本的保障。BXT除了用來撫平細紋,再創光滑肌膚外,BXT還可以用來控制過度活躍的腺體,例如唾液腺過度旺盛所生的口水過多,或是多汗症,注射唾液腺或汗腺,可以有效的抑制腺體的過度活動,用在此部分的治療,多半能維持效果長達10個月左右。

什麼樣的年齡層是最適合BXT治療的

過去認為年紀大了,皺紋多了才來打BXT,然而越來越多年輕人,寧願施打劑量低的BOTOX來減少並且預防生深度較深的皺紋,提早施打BXT曾經被衛道人士認為年輕人只知跟著流行走,錢賺少少的就這麼敢花,又不是那麼必要,其實年輕人打BXT,劑量很低,費用也就自然不高,提早施打,就如之前提過,會訓練自己的肌肉不要過度收縮,在長期的BXT作用下,肌肉不生細紋,因此年紀大後,保養起來效果也會比較好。

不是所有的皺紋都可以用施打BXT來解決的,像皮膚鬆弛肌肉萎縮的老人也不是施打BXT的族群,BXT是作用在肌肉上不是皮膚,老年人肌肉會慢慢萎縮,鬆弛的皮膚因為缺乏肌肉的支撐,於是出現皺紋,反倒是年輕族群,如果經濟能力還可以,長期低劑量的施打BXT反而是有助於延緩及減少皺紋的形成,這可能比長期到美容院做臉還划算。

最經常施打BXT來除皺的及美化臉型的應該是35-60歲的族群,這個族群的皺紋多半是肌肉長期過度運動所造成,加上經濟條件也比較允許,什麼樣的族群該打BXT是沒有絕對答案的,每個人的狀況也大不一樣,最好能請具有施打BXT及其他微整形證照的醫師給你一個整體的評估及建議,打高劑量或太過頻繁的施打,都不會使效果更好。

最後要強調的就是找誰打?打BOTOX是打在肌肉上,因為跟美容有關,很多人都聯想到找皮膚專科醫師最好,但其實這不是最正確的答案,在北美由於各種專業醫療人士的學會可以透過爭取及申請,外加額外的訓練課程,因此護士,牙醫,家醫,自然醫學醫師(BC省)等都可施打BXT,最重要的是這些專業人士是否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上過人體解剖課,是否充分了解人體面部或其他施打部位的每條肌肉的相對位置,是否領有可施打BXT的特殊證照,很多人不理解什麼是自然醫學醫師,以為與中醫類似,其實自然醫學醫師與一般的家庭醫師或專科醫師接受相等的基礎醫學教育,例如親自操刀的大體解剖課,這也是筆者有親身經歷的學習過程,就跟專科醫師一樣,自然醫學醫師選擇絕大部分以天然的方式來治療病人,非萬不得已決不使用化學合成處方藥,施打BXT算不算是一種天然方式來獲取美麗與自信,每個自然醫學醫師有著不同的見解,毋庸置疑的是,BXT的確來自天然,而且在正確的使用下,絕對是安全有效的!

Page 1 of 2